“金色童年教學成果展演”之童聲合唱——送別。【人物訪談】被親切地稱為“潘老師”、特別愛吃土筍凍的潘志濤教授又來廈門了。這位72歲的舞界前輩雖然長居北京 但他卻是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、廈門藝術學校有求必應、“招之能來”的長者。30年來 潘志濤見證并參與了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從無到有的全過程 關愛“小白鷺” 助力“小白鷺”飛得更高更遠。此番來廈 潘志濤受邀為廈門藝術學校進行教學指導 并就“小白鷺之舞”惠民演出進行點評。名片潘志濤 畢業于北京舞蹈學校 教授、碩士生導師兒童舞蹈表演 現任北京舞蹈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。中國舞蹈界最高賽事“桃李杯”創始人 曾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儀式前表演的總導演 從事舞蹈創作、表演和教育工作近50年 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舞蹈編導及表演藝術家 素有“中國民族民間舞舞尊”的美譽。文/本報記者郭睿陳冬通訊員李莉莉圖/通訊員王暉1、談結緣每次來廈門“小白鷺”都帶來驚喜記者:您和“小白鷺”是如何結緣的?潘志濤:1986年之前我沒來過廈門模特兒經紀公司 甚至沒來過福建。當年 北京舞蹈學院秉承“開門辦學”的理念 想和地方有更多聯系。正好廈門這邊也向我們提出支持舞蹈發展的需求。在這種契機下 我就和北舞院院長來廈門談結對子的事。雖然商定這件事花了很長時間 但最終成功辦起了北京舞蹈學院廈門班 收了20多個孩子。他們在廈門集中上課一年多 后來全部接到了北京。這些孩子畢業后都回到廈門 成立了廈門小白鷺民間舞團。如今看到“小白鷺”在曾厝垵這個地方發展的風生水起 有那么多人喜歡它 就知道當年做了多么正確的決定。可以說 廈門當時是有眼光也具前瞻性的。“小白鷺”成立后經紀公司培訓 我經常來廈門 甚至可以說每次來都和小白鷺有關。他們會叫我來看看廈門藝術學校的教學。 看新排的舞蹈。可以說每次來“小白鷺”都會給我驚喜。記者:那么這次的“小白鷺之舞”惠民演出帶給您怎樣的驚喜?潘志濤:印象深刻的是舞蹈《厝里藝人》 其題材是反映民間藝人的。 接地氣又有地方色彩 舞蹈的編排水平絕對是國家級的 非常看好它。和“小白鷺”結緣這么多年 他們很多作品我都非常喜歡 舞蹈詩《沉沉的厝里情》就是其中一部巨作。當時孩子們去北京舞蹈學院跳這個舞 看完我眼淚就下來了 尤其是最后喊的那句“回家吧”。每個人都有家的情懷 這部作品把鄉土親情、兩岸情懷刻畫得深入人心。2、談“校團合一”藝校的孩子從小就要接觸舞臺記者:這場“小白鷺之舞”惠民演出是廈門藝術學校和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聯合舉辦的。多年來 “校團合一”的發展模式結出碩果 您如何看待這種模式?潘志濤:這種辦學模式 可以說是全國的一面旗幟 有很多地方的藝校和藝術團體來這里取過經。拋開“校團合一”過程中可能面臨的一些體制問題 我們點贊這種合辦模式是從藝術規律上去談的 因為一個藝術院校的孩子一定要上舞臺 這是個絕對要素。如果一個跳舞的孩子只是在自己的教室里成長簡直不可想象 他應該跟觀眾見面 接觸燈光和舞臺大幕 通過藝術實踐 把自己的創作跟社會大眾結合起來。記者:“校團合一”的好處有哪些?潘志濤:首先資源可以互補 這些從學校畢業的演員來到團里演出 他們就成為藝校學生的榜樣和行為準則。作為藝術團的演員來說 他就不僅有自己對觀眾的擔當。 還有傳幫帶的擔當 他自己的行為準則也就得到提升。這種資源共享在“小白鷺”已經實現了。其次 “校團合一”也給廈門愛舞蹈的孩子創造了很多機會。比如廈門的孩子考北京舞蹈學院 以前幾乎不可能 現在廈門藝校的孩子考北京舞蹈學院 總是名列前茅 口碑相當好。3、談藝術12下一頁尾頁21[責任編輯:yfs001] |